
「我從沒遇過一個非常成功的人,在內心深處不知道為求勝利所需的苦力及紀律。」– 文斯‧隆巴迪 (美式足球教練)
這句話,呼應了所有你看得到人家台上的成功,其實都來自於你看不到人家背後的努力。
這個努力講的,我認為就是刻意練習。什麼是「刻意練習」(Deliberate Practice)
刻意練習是一種高度結構化和有目標的練習方法,目的在提高個人的技能和能力。
這一概念由心理學家安德斯·艾利克森(Anders Ericsson)提出,強調通過持續的、有系統的練習來達到專業水平。
刻意練習不同於一般的重複練習,它需要特定的目標、持續的反饋和不斷的改進。
刻意練習的核心要素
在《超越天賦》這本書裡,也有一個案例說明因為刻意練習所帶來的改變。
作者艾利克森對柏林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家進行了研究,將他們分為三組:頂尖的、優秀的和普通的學生。
他發現,這些頂尖的小提琴家每天平均練習時間超過3小時,而普通的小提琴家則少於2小時。
頂尖的小提琴家在練習時特別注重困難部分,並反覆練習直到完美。
這什麼意思?
這表明,通過長時間的、有目標的、重複的練習,可以顯著提升技能,達到專業水平。
當然,若是過程中,也好的老師、教練指導,提供優化、修正的建議,那專業水準就會更高了。
舉個例。
麥可·菲爾普斯,可說是奧運史上最偉大的游泳運動員,擁有28枚奧運獎牌,其中23枚還是金牌。
他怎麼運用刻意練習成功?
菲爾普斯的練習方法包括高強度訓練和技術改進。
他每天進行兩次高強度訓練,每週七天,並且在訓練中採用視覺化技術來提高自己的比賽表現。
他也會根據教練的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技術和策略。
結果:菲爾普斯在四屆奧運會中贏得了23枚金牌,打破了無數世界紀錄,成為游泳史上的傳奇人物。
我也一樣,為了成為頂尖的演說家,我參加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表達課程,爭取各式各樣的上台機會,從早會主持、頒獎典禮、婚禮、尾牙,甚至到MDRT去演講,這些對我而言不是成就,而是每一次都值得把握練習的機會。
讓上台完美演出變成我生活的一部份。
你也一樣。為了成為可以年年入圍MDRT的頂尖保險顧問,刻苦與紀律肯定是標配,再透過好的老師、教練的指導,避免不必要時間的浪費,你最終成為每次與顧客對談,都能做到。
感覺:如沐春風
說明:簡單理解
成交:行雲流水
同業:望其項背
連你的車尾燈都看不到,這就是你應該追求的境界。